什么是24小时尿蛋白定量
2020-03-30
5363

张虹主任医师

收集24小时尿液,检测24小时肾脏排出的总蛋白量称为24小时尿蛋白定量,也称为24小时尿蛋白排出量,当尿中蛋白大于0.15克每24小时,称为蛋白尿,24小时尿蛋白定量明显优于单次尿蛋白定性实验,更能够准确地反映肾脏排出尿蛋白的程度,不受尿液浓缩或者是稀释的影响。
收集24小时尿液以后,可用多种方法测定,有沉淀法,着度法,双缩脲法,折射法还是定氮法等。
常用的有:
一,沉淀法。
二,着度法。尿蛋白与蛋白沉淀剂作用产生沉淀,用光电比色法将标本与已经同样处理的蛋白标准溶液进行着度比较,求得其蛋白定量结果,留取24小时尿时应该加少量的甲苯防腐,本法优点是简便迅速,确定时准确性稍差。
三,比色法,异戊酸成碘药液中的蛋白质,然后以双缩脲法进行定量测定,此法准确可靠。
线上问答内容仅为参考,如有医疗需求,请务必到正规医疗机构就诊
大家还在看
大家都在问
热门问答